当前位置: 首页 > 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 >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家谈 > 正文
贵州用两年时间实现112.5万山区农民城镇化安置,相当于我国一座Ⅱ型大城市的人口规模,不仅如此,还实现搬迁群众“挪穷窝、换穷业”——这样的成绩,得益于贵州在实践中探索出的“城镇化集中安置”模式创新,必须继续坚持。
城镇化集中安置是指易地搬迁人口和资源要素向城镇聚集的过程。贵州土地资源紧缺、人地矛盾突出,依靠农业安置的容量有限。同时,随着我省工业化、城镇化的发展,城市已具备了良好的安置条件和就业空间,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水平高于农村水平。只有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,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改变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,共享城市优质资源,让孩子和城里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,阻断贫困代际传递。同时,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,有利于人口和资源要素向城镇集中,为新型城镇化注入了新的动力,也有利于减轻迁出地生态环境压力,修复和增强生态系统功能,实现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双赢。
图为服务功能齐全的惠水县易地搬迁扶贫安置区明田安置点。贵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供图
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,必须科学选择安置地点和方式。选择经济要素集聚功能强、创业就业机会多、人口承载容量大的县城和中心集镇布局安置点,以市州所在地和县城为主、中心集镇为补充,推动搬迁农户向城镇集中,坚决防止分散、零星安置。安置条件不能满足就业需求的,鼓励跨县、跨市(州)搬迁,避免山上搬山下、农村搬农村、这个“穷窝”挪到那个“穷窝”。
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,必须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管理。相较于乡镇集中建设管理而言,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管理有利于为工程进度、建设质量、建筑成本和就业落实提供制度保障,有利于统筹全县资源做好配套建设和后续扶持。
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引进皮手套加工企业,解决贫困群众就业。贵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供图
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,必须把脱贫目标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。搬迁只是手段,致富才是目的。在各个环节精准谋划贫困农户搬迁后的就业和后续发展,通过技能培训、转移就业、创业扶持、发展产业等措施,让搬迁群众有事可做、有业可就、有钱可赚、增收致富。
易地搬迁扶贫是块“硬骨头”。我们必须拿出“敢教日月换新天”的气概,鼓起“不破楼兰终不还”的劲头,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,打赢易地搬迁扶贫这场硬仗!(执笔/李坤)
2月9日,贵州省委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,“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”。当代贵州全媒体记
遵 遵义网 2018/04/09 14:55:22
省委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指出,要通过思想观念革命、生产方式革命、转变作风革命,“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”,并明
遵 遵义网 2018/04/09 14:58:21
当前,在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中,贵州大地正掀起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。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,大力实施产业结
遵 遵义网 2018/04/09 14:59:26
资金筹措是产业培育与发展的重要支撑。打好脱贫攻坚战,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,产业培育是根本性工程。产业扶贫是一场硬仗,必须坚持
遵 遵义网 2018/04/09 15:00:26